跟着苏轼游云龙湖---云龙湖旅游景区举办沉浸式研学活动

日期:2025-04-02     来源:

3月29日,在徐州云龙湖旅游景区苏轼纪念馆内,展开了一场以“跟着苏轼游云龙湖·传承文脉”为主题的研学活动。此次活动由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指导,徐州青岭书院和云龙湖滨湖公园联合举办。活动通过参观讲解、汉服拍摄、非遗香包制作等环节,带领参与者沉浸式感受苏轼文化魅力,同时呼应当日在云龙湖旅游景区内启动的江苏省文旅消费推广季,展现徐州“文化+旅游”融合发展的新活力。

**文化寻踪:展厅里的苏轼印记**

活动首站为苏轼纪念馆的四大主题展厅。在讲解员的引导下,参与者依次走进逍遥厅、清泗厅、眉山厅、快哉厅,深入了解苏轼在徐州的治水功绩、家风传承与文学成就。

-逍遥厅以苏轼生平为主线,展现其从“八州知州”到“四州贬官”的宦海沉浮;

-清泗厅通过抗洪模型与文献,还原了苏轼任徐州知州期间率军民筑堤抗洪的壮举,其修建的苏堤至今仍是徐州重要地标;

-眉山厅以浮雕与家训展品,阐释苏轼家族“诗书传家”的深远影响;

-快哉厅则聚焦苏轼在徐州留下的文化遗产,如云龙山、放鹤亭等景点,以及《浣溪沙·徐门石潭谢雨》等名篇创作背景。

640

**古今交融:汉服拍摄与非遗体验**

为增强文化沉浸感,活动特别设置宋制汉服拍摄环节。参与者身着宽袍大袖,于纪念馆古建筑群与云龙湖山水间留影,重现“竹杖芒鞋轻胜马”的东坡风骨。这一设计不仅呼应了苏轼“生活艺术家”的形象,也与近年兴起的“国潮”文化相契合。

非遗体验课程则以香包制作为载体,邀请徐州香包绳编非遗传承人李芳现场教学。香包纹样融入苏轼诗词元素,如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等名句,参与者通过缝制、填香等步骤,将文化符号转化为可触摸的纪念品。这一环节既传承了徐州香包工艺,也延续了苏轼“以艺载道”的精神。

**参与者说:文化传承的生动课堂**

一位带孩子参加活动的家长表示:“孩子不仅记住了苏轼抗洪的故事,还亲手制作了香包,这种体验比课本更直观。”一位高校的教师则认为,此类活动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素材,助力青少年树立文化自信。

抗洪保城的苏知州到千年不熄的文化火种,苏轼精神始终滋养着徐州这座古城。苏轼纪念馆通过此次研学活动串联历史与现实,成为展示徐州“青绿之美”与人文底蕴的窗口,以文旅融合赋能城市文化新名片。

随着苏轼文化研学的深入与文旅融合的深化,徐州云龙湖旅游景区正以苏轼文化为纽带,书写“诗与远方”交融的新篇章。未来,更多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将持续推出,让历史名人的智慧与情怀,焕发现代生机。

  • 波浪
  • 波浪
  • 波浪
  • 波浪